查看原文
其他

青年服务国家 | “青振乡建”:用青春绘就和美乡村“新画卷”

北京学联 2024-04-28

编者按:2023年暑期,12万余名首都高校师生参与“青年服务国家”首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他们奔赴祖国各地,在服务国家战略规划和首都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中贡献青春力量。北京学联特推出“青年服务国家”专栏,分专题展示首都学子实践风采,欢迎各高校积极投稿,投稿方式详见文末。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

重大历史任务

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

今年暑期

2000余支暑期社会实践团队

近2万名首都青年师生

深入田间地头和村屯农家

在服务乡村振兴中解民生、治学问

用青春聚力乡村新发展

以实干助力振兴新景象

下面就让我们跟着学联君一起

走进“青振乡建”乡村振兴助力专题

一览首都各高校乡村振兴暑期实践品牌项目

和乡野田间中首都青年的实践风采!



清华大学

乡村振兴工作站·聚集人才释活力



清华大学自2017年以来,在全国高校首创“乡村振兴工作站”,目前,工作站在全国21个省市区建立32个工作站,已组织来自200余所院校600余支支队共计8000余人次前往开展“乡村振兴”主题实践,辐射服务30万余名村民。今年暑假,工作站共派出100支支队、1600余名师生奔赴30个省份、100个区县开展服务于“乡村振兴”战略的主题实践,引领广大青年投身国家战略,致力于带来可以落地的实效成果。



清华大学乡村振兴工作站赴浙江绍兴柯桥实践支队前往绍兴香林村进行调研,先后深入文创产区和桂花林地开展调查研究。支队成员同村庄负责人就“桂花经济”下的乡村共富路和“千万工程”下的乡村振兴路进行深入交流,提出设计桂花香水等更具经济价值的衍生文创产品建议,助力桂花经济发展。同时支队成员自编自导自演舞台剧《绍时风华》,并在钱清街道江墅村文化礼堂上演,讲述都市青年陆兆麟穿越回1919年,邂逅罗家伦等一众爱国青年,开展五四运动的故事。演出极富感染力,村民们沉浸其中,真切感受到罗家伦先生为国家、为人民舍身忘死的爱国情怀。


支队成员深入香林村进行调研


舞台剧《绍时风华》剧照


中国人民大学

千人百村·追寻初心谋发展



中国人民大学“千人百村”社会调研项目自2012年启动以来,逾万名人大青年深入农村基层一线,通过系统深入的田野调查和入户访谈,收集数据900多万条,一手材料逾600万字。今年暑期,“千人百村”社会实践活动以“牢记嘱托学思想,踔厉奋发做先锋”为主题,组织352支团队、1838名人大青年深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萌发地、先行示范地、典型代表地、生动实践地,勾勒出中国农村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发展的新面貌。



中国人民大学“千人百村”赴重庆市石柱县华溪村分团深入村民家中,和曾于习近平总书记交流过的马培清婆婆、谭登舟老人彻谈华溪村的惊天巨变,从亲历者口中了解大家如何凝成一股绳,在党的关怀下于穷乡僻壤中开出绚烂致富花,并通过实地走访当地蜂蜜生产企业、与华溪村委开展座谈会,探究自古生活于高山中的村民如何扬长避短,在重重大山中走出致富康庄道,为当地产业升级提供可行政策建议。


在马培清老人家中进行访谈,回忆习近平总书记到访时的详细过程,了解习近平总书记到访华溪村前后的发展巨变。


团队结合当地特色产业产出的的文字成果《甘当奋斗蜂,拾得幸福蜜——浅谈华溪村蜂蜜产业发展路径》得到华溪村村委会的认可。


中国农业大学

稼穑之路·强农兴农促振兴



中国农业大学“稼穑之路”社会实践项目自2016年发起以来,持续组织农科学子到乡间田野、生产一线等地围绕国家重大战略与农业农村发展,广泛开展调查研究、科技支农等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获团中央“三下乡”社会实践优秀品牌项目。今年暑期,以“请党放心 强农有我”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同学们重要回信精神为主题,聚焦乡村振兴主线,组织近3000名师生深入全国200余个村庄数十个科技小院,开展助力乡村振兴实践活动,为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青春力量。



中国农业大学“绿色农场·有机梦想”团队前往北京市顺义区刘各庄村食为先生态农业园开展社会实践,小队成员围绕“特色农产品×主题休闲体验×互联网×社群服务”运营特色进行参观,充分了解生态农业园的发展情况,并化身青年主播,扮演特色农产品推荐官、厨艺小神、佳肴品鉴官,为有机农产品代言,直播活动收获近五万次点赞。团队积极发挥专业优势帮助缓解农业园目前面临的发展困境问题,为农场旱厕修建、二十四节气等搜集资料;对空闲用地设计、线上商城页面、农产品销售等提出建议;设计农产品科普手绘口袋书和文创产品;为农场开发研学与劳动实践活动,编写相关手册,为培育优质乡村旅游品牌,打造一批精品农业节庆、农事体验活动贡献专业力量。


以“食”为先,助农直播带货


躬身入局,建言献策知行合一


北京科技大学

孟子居·三点五维助发展



北京科技大学孟子居科创助力乡村振兴实践团成立于2015年3月,通过建立可持续“三点五维”帮扶模式,在消费、技术、知识三方面帮扶农村地区。目前,团队累计组织800余名大学生前往了二十余个省市贫困地区开展精准扶贫实践,帮助400余户贫困户解决就业问题,累计农产品销售额达600余万。团队获得30余项国家级、省部级奖项,获共青团中央颁发的第十二届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组织奖。



北京科技大学孟子居岁稔时康实践团在北京市平谷区关上村开展社会实践,与中国邮政开展合作在“邮乐”直播间售卖平谷大桃,累计销售额破百万元,观看人数达到107万余人。其中爆款单品黄油桃销售1.35万单,以优异的销售数据帮助农户解决售卖问题,增加农户收益,并开发一款助农小程序,帮助用户全方位了解当地文化以及桃子生长情况,并完善了后续购买流程。


孟子居岁稔时康在中国邮政平谷分公司

直播带货


孟子居岁稔时康开发助农小程序页面


北京外国语大学

歆语工程·教育帮扶传文化



北京外国语大学“歆语工程”社会实践项自2006年开展以来,以中小学英语师资培训、支教帮扶和志愿服务为主要内容,以服务基础教育均衡发展为目标,累计培训8000多名从事基础教育教学的外语教师,先后派出3000多名师生志愿者开展志愿支教,直接受益人群达8万余人。今年暑假,近200名师生走进河南兰考、河北迁西等地,秉持“人民需要我们到哪里,我们就到哪里”的校歌精神,开展语言文化支教实践,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



“歆语工程”河南兰考实践团前往河南省兰考县第一高级中学开展支教帮扶活动,从知识视野、学习方法、朋辈辅导等方面支持中学英语学科教学科研工作。在短短8天的实践活动中,来自14个专业的20名志愿者组成的实践团积极参与了兰考一高英语学科公开课和评课活动,并与英语教学组在授课方法和教学经验上进行深入交流,结合当地授课教师的建议,从自身英语学习经验出发,走入课堂开展教学活动,教学受到了兰考一高同学们的广泛好评。


“歆语工程”河南兰考实践团开展英语教学


首都医科大学

义诊实践·守护健康创幸福


首都医科大学“筑梦健康中国 助力乡村振兴”博士生义诊实践团自2012年起开展活动,先后前往内蒙古、云南、贵州、陕西等省份的几十余地,打通“健康最后一公里”,组织志愿者达800余人次,累计志愿服务时长50000余小时。今年暑期,实践团响应“京蒙协作”,打出长效组合拳,在内蒙古赤峰林西开展健康实践活动,义诊共持续3天时间,分别在林西县中医蒙医医院、统部镇中心卫生院、林西县医院开展义诊,诊疗患者1024人次,送药800余盒,义诊受到当地群众、卫健委的高度赞誉,学习强国、中国教育报、中国青年网等近十家新闻媒体进行报道。


附属复兴医院2021级全科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李森

与患者交流


统部镇中心卫生院,对患者进行查体


在林西县医院为患者送药


北京农学院

一村一策·全链条服务助发展



北京农学院休闲农业引领乡村振兴“一村一策”成果落地项目围绕“向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要效益”,发挥农林高校资源集聚优势,开展高校师生“劳动--调研--策划--落地”全链条服务乡村产业振兴。今年共有400余支团队2500余名师生参与到暑期社会实践和服务乡村振兴行动中,奔赴祖国各地开展社会实践,在乡村振兴的大课堂中开拓视野、增长见识,在强农兴农的新征程上贡献更多北农力量!



北京农学院“爱农情,乡村兴”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前往平谷区大兴庄镇,调研走访西柏店等村户,驻扎平谷区大兴庄镇清海果蔬产销专业合作社。实践团成员深入实地开展调研,亲身体验园区的整体运营情况,对园区现状进行分析,梳理问题并提出建议。实践团今后将持续跟进园区发展,把农业新科技、新技术推广到田间地头,助推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助力乡村农业园区新发展。


清海果蔬产销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为“爱农情,乡村兴”

实践团队介绍园区概况


“爱农情,乡村兴”实践团队成员在合作社进行

挑拣包装工作


北京农学院菇桃同采-践行大食物观 促进林菌生态发展实践团通过走访记录、客座访谈的方法,前往平谷大桃核心产区——北京市平谷区大华山镇,开展助力乡村振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参观桃枝废弃物制备赤松茸培养料的生产场,实地调研2023年底秋栽赤松茸培养料生产规模、生产进度、原料来源等,针对当地栽培管理中出现的问题、今年秋季栽培计划,提供了有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


赴大华山政府与大华山镇农办工作人员座谈


实践团队与桃园林下赤松茸种植户进行交谈


习近平总书记在
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师生回信中

勉励广大青年

要把课堂学习和乡村实践

紧密结合起来

厚植爱农情怀,练就兴农本领

在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上建功立业

相信首都青年必将躬身实践、不懈奋斗

让青春激荡在希望的田野上

为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贡献青春力量!



注:“青年服务国家”专栏持续面向首都各高校征稿。欢迎各高校积极投稿,投稿方式戳下方链接:


关于征集2023年“青年服务国家”首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优秀宣传作品和素材的通知


推荐阅读

(点击图片即可获取原文)

来源|各高校实践团

校对|阳晴宇

责任编辑|李子妍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